發表文章

川瀨

圖片
  川瀨 http://www.cheerlife.com.tw/env.php    

實戰前的熱身與對打

其實有很多人平常打球的時間本來就不多,那練球的時間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還是會看到不少人沒有好好的利用時間來增加自我訓練的時間,上場前的對打熱身,亂無章法的隨便拉兩下球就下去打球了實在可惜。其實自己還是初學的時候,真的也是如此,天真的一點概念都沒有,完全不了解整體性與前後關係。 實戰前的熱身該如何做到全面呢 ? 。然而實戰前的熱身又不能花太久的時間,通常莫約 10~15 分鐘,當然如果可以延常到 30 分鐘其實是再好也不過了,下面是我自己目前在用的方法,拉球 15 分鐘,熱身準備 15 分鐘,共約半小時。   1 、 小跑步 + 立定開合跳,主要是讓心跳可以提升到 100 次 / 分以上,加速血液對於關節及肌肉的充血,如此在做伸展運動時,才不會傷到。因為沒有充血的韌帶就像是乾的海綿一樣,用力拉是沒有好處的。 2 、 彈力帶做手臂正面開合、背面開合做上臂與上身接點做熱身。大腿抬腿對髖關節做熱身。 3 、 底線來回投球 60 球,對腳及腰部轉身肌肉熱身。 4 、 拉球 --- 下面的基本球路依序各約 2~3 分鐘。多少也算是一種小練,拉球二人都各做一次。 1.    壓球 -- 擋推 2.    平推球 — 平推 3.    底線切球 — 挑球 4.    正、反拍底線長球 --- 長球 5.    殺球放小球 — 接殺放小球、挑球      通常這樣子下來會覺得汗早已滿身,卻也換來動作上的順暢性。  

自主訓練2012/10/25 by Danny Lin

很高興的不斷看到身邊的球友們在追求球技上的提升,但是也會看到不少人在那學習的路上載浮載沉,因而想分享一下自已的心路歷程,或許可以幫到一些人。羽球就是讓人又愛又恨,通常讓人最恨的就是進步很慢,退步很快。也正因此特性會讓很多初學者想要速成,通常這也犯了球技提升的大忌。即使是找教練練習,自主訓練還是不可少,因為和教練練球的時間總是有限,還有自己理應是最了解自己身體感覺的人,再好的教練總是只能先看出表徵再依經驗給允修正與訓練課程建議,但是練球就好像是醫生看病一樣,不論醫術再高超的醫生,總還是要問一下你那裏痛?因而自主訓練就是自己要當好自己的總教練,而教練和球友終究只是輔助的角色而己,當然還是有教練或是可當面資詢的對象是最好的。 先列出一般球友最常有的通病如下 : 1 . 狂打球、從不用心觀摩別人的技巧。 2 . 認為自已夠強了。 3 . 不練習痛苦與乏味的基本動作如、步法、揮空拍…等。 4 . 錯的握拍方法,但礙於習慣還一直用不肯改。 5 . 常失誤的動作,還一直以為只是失誤,而不去檢討出真正的錯誤點在      那。 6 . 對於新動作練習不夠持久,理想上動作應練習到反射不經任何思考才會真的內化到實戰中應用。 7 . 總是想學選手在用的最高級動作,卻常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所有動作中就從最基本的正手高遠球談起好了,必須說一般球友高遠球打的好的真的不多,大多是高而不遠或是遠而不高,不然就是打不了多球。那自己的標準要設定在那呢 ? 我的標準是 50 球但是要又高又遠而且要不覺得累,大部份的人只能打好幾球又高又遠,接下來就體力不濟了,其實這代表著動作不順暢或是不對。用能量不滅的觀點來看,就是對於力量的使用效率不好,無法用最省力的方法打出高遠球,所以當球數一高之後就顯出疲態,等著被對手殺球了。 但是會看到很多正手高遠球還打的不好的人,在研究如何打反拍高遠球,必須說我也曾如此,但這確是捨近求遠,因為在沒有打好正手高遠球之前,是很難有機會打好反拍高遠球的,在這求遠的過程中,其實浪費了不少時間,不如把專注力、時間、體力全用在正手上。人對於身體的感覺及能力其實會經時間及訓練而放大,就像是失明的人、聽力特別好一樣,如果在練球過程中,全集中在正手高遠,就會體會擊球 timing 、握拍、腰力、手臂內外旋、放鬆...

新手如何解決--------擊球拍面不正,施力不當

圖片
一般社會組人士通常是因為工作忙錄與壓力大,而喜愛上羽球運動。打久了便會想要提升自身的羽球水平,在追求球技精進時最常碰到的非技術問題不外乎是時間與金錢上的問題。即使是有了時間但是常常因為羽球不是短時間看的到訓練成效的運動,而無法長時間的跟著教練,因此才想出辨法自我在家訓練。雖然沒有辨法訓練全面的技術,確可以在非打球時間也給自已訓練,而且每一次出拍都可以知道自已的拍面是否是正的,以期在更短的時間內看到功效 ! 下面就來看看訓練的方法與道具。  道具準備,首先要找一支自已最不想用的球拍用來當成訓練拍,改造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將拍面用寬膠帶將拍面封起,並留下四角如下圖,不要整個封完,留下四角可以幫助拍面穩定,同時也會發聲,聲音也可以幫忙判斷拍面是否夠正。   為何要選用寬膠帶,而不是像其它人選用拍套或只是用塑膠帶套起來就好了,有下列原因 <![if !supportLists]> 1.    <![endif]> 拍套過重,會使用平常打球的手感,因為練球的拍子會變的頭重腳輕,換上普通球拍時需要花相對的時間適應。 <![if !supportLists]> 2.    <![endif]> 用簡易塑膠帶,太多的多餘的塑膠帶,讓拍面不平整,揮起拍子來會特別的不平順,反而不利驕正拍面不正。 <![if !supportLists]> 3.    <![endif]> 使用膠帶的優點 <![if !supportLists]> 1.    <![endif]> 拍子的重量分配正常 <![if !supportLists]> 2.    <![endif]> 剛好可以讓膠帶可以對貼,穩固的貼著,使得球拍加速時可以聽到正確的聲音 <![if !supportLists]> 3.    <![endif]> 便宜容易取得 為何可以幫助矯正拍面不正和出拍施力點呢 ? 看到上面的球拍改造後便了解,其目的主要是增加拍面的阻力,而非重量。同時拍面的阻力和速度及角度又都成正比。而貼上膠帶後相較於沒貼膠帶的球拍球拍大面 ( 正面 )...

跳殺練習

  其實一直到現在還不會跳殺,應該是自已在逃避,以及總是有一些莫明奇妙的藉口使然吧 ! 就像很多人在教小孩的道理一樣, " 也許讓小孩沒有退路,才會真的成長 !" 這話還真的一刀命中我的要害 ! 那我的決心來自於那裏呢 ?   在一次清晨盃甲組混雙比賽裏,用盡了所有的招式,再加上不斷的殺球而對手還是一樣只有防守,一直到自已的體力下降了,才改成進攻模輕鬆取分。這就是標準的放風箏打法,這表示一件事,就是對手的防守力大於我的攻擊力太多,在對手的眼中我根本沒有突擊能力 ! 這種情況下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 果不其然,輸的很慘,不過確帶回了鬥志與重新再來的動力 !   打了快十年的羽毛球了 ! 才算要開始真的面對自已的殺球不夠強,對於同齡的甲組球員來說,這種程度的殺球真的太弱了,但是要如何重新練殺球呢 ? 於是 又開始看錄影帶、上討論版、請教教練… 得到的結論是先從高遠球和重新規範自已的擊球動作開始。因而接受了球隊教練的建議做投球練習,教練也說明這是一條漫長的路先設定兩年吧 ! 在此我特地寫下不同時期的投球感覺及相對應的體會 ! 也許有一些人可以參考,也許還能創造出更好的方法。   2011/10: 相較以往,覺的自已的高遠球可以打的比較輕鬆,一直在注意自已有沒有做好完全轉身,手臂不特別的用力,只求動作順並把球準確的投入球筒。   2011/12: 開始感受自已的正拍動作中,小臂的內旋有不完全或是擊球點太低的問題。於是又仔細看了一下世界級選手的一些慢動作影片,發現了自已的小臂內旋並沒有很完整,調整時又與自已的轉身動作不連貫 ! 造成小臂用力過多。發現了,打高遠球時要想像動作的啟動點在腰,而不是手臂,也帶來了全新不同的擊球感受。 林丹殺球慢動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bYzJq-yDFE/ 傅海峰殺球慢動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uNHocN_QfI/?fr=rec1&FR=LIAN&refid=5786a4582dcce0ff 李宗偉殺球慢動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W_Z059hm2c/?fr=rec...

香魚放流基本流程

香魚放流基本流程 香魚放流在最近這幾年來在前輩的努力與各方釣友的支持下,變的越來越有制度,因此把我自已參加放流所了解的基本的流程記錄下來讓熱心公益的釣友們,可以體會任重道遠與放流的辛苦,並承續前輩們的智慧結晶,讓放流活動得以永續,並持續的支持放流。 1. 募款 a.        訂定募款開始與截止日期。 b.       金額每單位 3000 元整、也可彈性調整。 c.        各界釣友推舉釣團體召集人為連絡人幫忙收款。 2. 規畫放流地點、與注意事項 a.        是否會開放釣魚 b.       是否長期水濁 c.        是否有放流成功經驗 d.       放流點上方是否有大落差致使香魚無法上溯 3. 放流數量與分配 a.        收款完成後與選定的養殖場 ( 建議以歷年原配合魚場優先 ) 談定魚價後便可了解招募資金可放流數量 b.       以往皆由放流主持人,與各界釣友代表們討論定案                                                      ...

原來如何施打誘餌也是一門學問

也許是以前的魚量比較充足吧! 一直沒有去注意誘餌要如何施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最近在雙溪釣溪哥發現有時光打誘餌還不行,還必須用對方法效果才顯著,不然打了只是餵魚而已。就從釣溪哥先說起吧! 可以觀察到市面上的大部份的誘餌都是屬於鬆散型的,目地主要是提升魚的食慾,集魚也只有在止水域適用,有流速的點在黏度的調整上就要注量了,材料呢?就用最便宜且最易取得的麵粉來調整即可,關係的對應其實不難不過很難拿捏的準確。尤其是在魚量少時,魚會更集中在誘餌施打處,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現,不打還好,一打反而就餌信號全部都不見了! 真的是得不嘗失。 流速快----------中----------流速慢 誘餌黏----------中----------誘餌散 記下幾個要點: 1、最好能夠少量多次的施打,不過這很難做到,因為這是屬於一種規律性的動作,誰不想打一次就釣到底呢? 2、太快的流速,還可以包石頭下水,定住。 3、只要魚體變小了,就再追加施打,魚體沒有改善,就換點或是把釣棚調深! 或是慢慢的往下游移點,因為下面有不少魚被call 出來了,只是沒有到達攻擊範圍而已。 4、同一水域,還是挑選有點流溝的點來施打,才可以將效果放大。把較遠的魚也一起call來。 5、不要一直拘泥於自已預測的誘餌落點,空白的浪費時間,有溪哥的話,一打下誘餌一、二分鐘就該有信號了,還是沒有信號就往下游試,或是調整深度。 6、深的止水點,別打太黏的餌,魚立刻全部被往下call。通常能釣多淺就釣多淺總不想一直花時在等浮標站起來吧! 這也是為何有些人會多加一點霧化效果的誘餌,把魚儘量往上層call。 7、魚就餌很貓與不夠頻煩時,只要中魚就補打,將魚留住。 8、糊餌也是可以集魚      a. 出竿定點      b.沒有魚就餌,於固定位置抽線棄餌於定點